浅谈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
李百鸿
依托训练基地进行军事训练,已成为发达国家军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本形式。信息时代,随着战争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实战化练兵难度增大,基地化训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全国人防训练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人防训练质量和效果,国家人防办要求省级人防部门借鉴军队基地化训练方式,建设区域性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并明确了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的内容和标准。根据国家人防办要求,各地人防部门纷纷开始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但是,如何搞好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是人防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在此,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的应该正确
目前,一些省市人防部门建设人防综合训练基地的目的不够正确,或者不够明确。有的人防部门是为了找借口圈一块地,为人防部门增加固定资产,搞点创收项目,为人防干部职工谋点福利;有的人防部门是因为国家人防办有要求,为了应付上级赋予的任务。至于如何建设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如何更好地组织基地化训练,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研究论证。在这种情况下,抱着人防的部门利益和私心杂念,是不可能搞好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的。我认为,建设人防综合训练基地的正确目的,是充分发挥综合训练基地的作用,提高人防训练质量和效果,把基地化训练作为开展科技练兵、提高打赢能力的主要途径。人防综合训练基地的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利用有限的训练资金和场地,建设共享程度很高的训练场所,比如训练基地里按照统一标准配备的指挥信息系统、教学训练系统、野外作业和训练场地、训练演练管理系统、考核及检验评估系统等,便于节省训练经费,提高训练质量。二是逼真的训练环境。广泛运用声、光、电、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各种逼真的战场环境,进行近似实战背景下的训练,使训练场具有战场的特性。三是理想的假设敌。应当借鉴外军的做法,在综合训练基地设置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假设敌部队,配备有现代化的电子、光学对抗训练系统。通过逼真的假设敌,保证像打仗一样训练。四是良好的试验功能。训练和试验是一对理想的组合,它既可以训练队伍,也可能制定新的作战理论,将作战理论发展与队伍超前训练相结合,以提高人防队伍的实战能力。因此,必须端正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目的,充分发挥人防综合训练基地的重要作用,才能使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走上正确的轨道。
二、方式应该灵活
国家人防办提出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方式,其实归结起来均属于人防部门单独自建的方式。实际运作中,可以采用多种建设方式。
(一)单独建设。采取人防部门单独自行建设的方式,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有利因素是人防部门拥有建设的自主权、管理使用权和资产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等,不受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的影响制约。人防部门可以根据人防训练的需要,自主安排建设、训练和管理。不利因素一是建设资金投入多,建设周期长,一般需要征用几百亩以上土地、投入上亿元甚至几亿元资金,历时数年时间才能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平时维护费用高,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维护管理经费,才能保证综合训练基地的正常运行,同时牵扯的精力也大。三是所需管理、教学、训练和导调及保障人员多,编制协调难度大。
(二)联合建设。采取人防部门与部队、公安、武警消防等其他部门联合建设的方式,有利因素一是可以大大节省建设经费,利用部队、公安、武警消防等其他部门现有的综合训练基地,适当增加人防训练所需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可以减少土地征用面积,减少建设资金投入,缩短建设周期。二是借助部队、公安、武警消防等其他部门的训练资源,包括教学、训练、管理、保障人员等,不需要增加大量人防专职人员。三是平时维护管理可以借助部队、公安、武警消防等其他部门的力量,可以减少管理经费,减轻工作精力。不利因素是缺少建设、管理使用的自主权,受制约因素较大。
(三)统筹建设。采取人防部门统一规划,将人防综合训练基地与人口疏散基地、宣传教育基地统筹建设的方式。有利因素是可以充分利用人防的有关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减少经费投入,综合发挥人防综合训练基地、人口疏散基地和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
我认为,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只要具备集中训练、基本技能训练、指挥演练、实兵演练、综合演练、战场环境仿真、训练导调、实战能力评估、联合训练、生活保障等功能,并实现与人防指挥场所互为备援的要求,就应当允许各地人防部门从实际出发,灵活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
三、依据应该科学
人防综合训练基地怎么建设,依据什么建设,这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认为,人防综合训练基地的建设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来自国家人防办的要求。国家人防办已经明确了人防综合训练基地的建设指导、基本功能、建设方式和实施步骤,为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其次,来自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国家人防办为了使人防建设走上规范化、法规化、正规化的轨道,编制了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新大纲共分十册,对人民防空指挥部综合训练、人防机关训练、人防直属事业单位专业训练、人防专业队伍训练、重要经济目标单位训练、志愿者队伍训练、人防防护设备单位训练以及居民训练和考核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新大纲的推出,成功地构建了现阶段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防空训练内容体系,标志着人防训练有了基础性的法规遵循。而人防综合训练基地,作为基地化训练的重要依托,必须依据新大纲的要求进行建设,从而为按纲施训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来自信息化战争和平时防灾救灾的要求。战时仗怎么打,平时兵就怎么练,这是部队训练的重要指导和出发点。对人防部门而言,肩负战时防备敌人突然空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也必须瞄准战场的要求组织训练。同时,人防部门平时肩负防灾救灾的重任,还需要针对防灾救灾的要求组织训练。因此,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必须依据战时防空和平时应急救援的需要,来组织建设。
四、对象应该多元
现在,有的人防部门对人防训练对象的理解,仍然局限在过去传统的思维上。一提到人防训练,就是人防专业队伍的训练。一些地方的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实际上只是人防专业队伍训练场所,不能体现综合性和广泛性。按照国家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的规定,人防训练对象的范围已经扩大了,包括人民防空指挥部领导成员和编成人员、人防机关干部、人防直属事业单位人员、人防专业队伍、重要经济目标单位相关人员、志愿者队伍、人防防护设备企业人员以及城市居民等。由于人防训练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相应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满足综合训练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平战结合的原则,把高等院校、中小学生的军训、拓展训练,民众的灾害事故逃生以及自救互救技能等纳入其中。这样,人防综合训练基地才能在平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思路应该开阔
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是个新事物,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建设中,应当开阔思路,充分借鉴国内外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一是综合基地训练的设备设施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有一套应对信息化战争的设备设施,能够进行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等电磁领域的博弈训练和演练。二是训练模拟软件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能够在训练网上生成信息化的作战环境,能够在侦察感知、精确定位、快速决策、严密防护、效果监视等领域进行谋略和战法演练。三是训练程序和内容要符合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规律,未来仗怎么打,兵就走什么程序、练什么课目,并学会在训练中设计未来的信息化防空行动。四是训练管理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信息化的训练硬件、软件以及程序和内容能够在处于后台的训练管理系统控制下高效、安全地运行。
(二)要形成训战一致的基地化训练体系。人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起点要高,根据战时防空的需要改革创新,运用现代化的训练手段和逼真的战场环境,组织人防指挥训练、战术技术训练、集成训练、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训练、跨区机动训练、联合防空和区域防空训练;组织核与常规导弹“双重威慑”、“双重作战”能力的全要素、全课目、全过程综合演练。要注重与部队训练演练紧密结合,积极参与战区、省联合防空战役演习和其他相关演习,摸索联合战役训练和合同战术训练路子,使训练基地成为高技术条件下的练兵场,现代化作战的“实验室”。
(三)要发挥战时和平时的双重效益。人防综合训练基地不同于部队的军事训练基地,没有大量的训练经费投入做支撑,单纯的训练演练利用率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照搬照套部队训练基地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注重谋求战时和平时的双重效益。训练基地的一些设备设施,在确保人防训练演练需要的基础上,可以在平时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比如,可以承担高等院校的军训任务,可作为中小学生的拓展训练场所,还可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防日活动以及军事化训练提供服务;可以用作会议接待场所,还可以开辟国防主题公园,设置军事游戏项目等,获取一定的经费收入,以平养战。(作者:省人防办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