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问题和对策建议
柴永生 张 蓓
人防门安装
一、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常见质量问题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二是其与工程其他专业配合中产生的问题。
(一)本身质量问题
防护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原材料材质不达标、规格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生产安装工艺水平和使用性能不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要求等。例如:有的原材料物理尺寸下差偏大,超过国家标准允许范围;有的原材料力学性能偏低,导致设备抗冲击波能力大打折扣;有的未按设计图纸工艺要求组织生产,留下严重的产品功能隐患;有的安装调试质量达不到设计和标准要求,诸如门扇关不到位、锁头锁不住、零部件损坏或缺失等,严重降低了战时使用的可靠性。
(二)与工程其他专业配合问题
防护设备与工程其他专业配合产生的问题是构成其质量问题的重要方面,而且普遍存在,其中,防护设备与工程结构的配合问题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防护密闭门、阀门的开启方向错误;防护密闭门错装成低抗力设备;人防门槛周边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或锚固深度不足;人防门扇在开启方向上与结构、地面或其他设备干涉而无法启闭到位等。部分防护设备也存在与设备专业配合的问题,例如:口部临空墙上同时安装人防门和防火门,两门发生干涉而导致人防门无法关闭到位。
二、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一)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分析
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来看,防护设备可划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安装、使用、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构成最终产品质量问题的不利因素。
研发阶段。防护设备的研发通常根据设备的防护功能需求进行,例如:防护设备的抗力是依据特定条件下抵抗某种武器的冲击波毁伤作用而设定,研发鉴定定型后,即可根据定型设备进行尺寸系列化设计。如果研发过程存在原理性缺点,恰恰又在鉴定定型阶段不易暴露,那么这种系列化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就值得商榷。另外,定型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隐患,没有需要优化的地方。但是,目前的防护设备一旦上市,就几乎很少修改,或者修改质量控制程序不严谨。
工程设计选用阶段。防护设备的工程设计选用过程主要可分成两个步骤。首先,根据口部位置和防护要求确定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指标,例如:某个工程的某个口部某个级别的防护密闭门;其次,根据口部结构确定设备的规格和开启方向等。从近些年人防质量监督发现,选用的设备类型和指标错误层出不穷,跳出标准图集范围且无定型防护设备加工图纸的“非标”产品屡见不鲜。
电控门
生产阶段。生产阶段是对防护设备本身质量影响最大的过程,这个阶段产生的质量问题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误差客观存在性,这也是生产活动不可避免的固有特性,与其他设备质量问题类似,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5个因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二是主观为之。例如:针对工程设计选用的“非标”产品,企业私自参考近似图纸生产,产品不经过门扇、门框、密封条等组件装配调试,就直接运输安装,最终导致现场安装调试无法到位。
施工阶段。防护设备的施工主要是在工程结构施工阶段进行,由设备生产单位与土建单位配合完成,例如人防门安装;少量设备的施工是在工程的设备安装阶段完成,例如阀门、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这两个阶段作业环境条件差,而且存在大量的交叉作业,尤其是结构施工阶段,人防门门框墙的混凝土浇筑由非人防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很难控制浇筑作业质量。因此,防护设备隐蔽作业施工阶段的差、错、漏、碰等问题司空见惯,有的能在设备调试时纠正,但大部分无法整改,只能留下质量缺陷,例如:人防门立框时混凝土浇筑施工造成的垂直度偏差问题。
使用维护阶段。防护设备的使用维护存在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少维护或不维护。许多人防工程移交给使用维护单位后,一旦过了质保期,除了少量处于明显位置的设备,多数很少维护,尤其是启闭操作影响日常占用的部位,更是常年不动。二是维护不到位。人防工程的使用维护单位普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又缺乏专业知识和工具,维护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大型构件变形、零部件丢失或破损、金属表面锈蚀、材料老化等质量现象普遍存在。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和平积弊,人防意识淡薄。上世纪末,国家经济差,结建人防工程需要增加建设成本,加上长期处于“国泰民安”的和平环境,人防体制和从业企业的战备意识出现淡薄趋势,也给人防质量意识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以某经济较好的省份为例,全省30年前的20多个地级市中,重点设防城市只有约一半,上百个县没有人防机构,大部分重点设防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也没有开展,当时能够推动社会力量接受并开展人防工程建设已非易事,更何况是“按标准”建设。这些年,国家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的人防工程建设总量提升,即便是经济较差的省份,人均人防面积从数量上也已基本达标,到了该提高品质的时候,但这一过程任重道远。从技术方面看,我国无疑已进入国际先进制造业国家的行列,但反观意识方面,和平积弊问题不易扭转,全民对人民防空的重视意识需要加强。
人防门检测
卖家不用,质量认同度低。防护设备的卖家通常是工程建设单位(人防主管部门或政府出资建设人防工程除外),人防专业设施和设备通过验收后,大部分移交给物业公司负责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产品质量好坏并不给投资人带来直接收益。为了保证工程的建设进度,他们更关心产品的供货周期,但对产品的质量并不敏感。这种不敏感从需求向供给方传导,好产品能给生产者带来的好处有限,也使生产者缺乏提高质量的动力。对于检测而言,投资送检的人并不真正关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病人希望医院诊断检测的结果越准越好,人防专业则恰恰相反,缺乏从严检测的内在需求。
没有实战检验,竞争生存法则优先。爆炸试验是目前防护设备定型阶段主要采用且可靠性较高的抗力性能检测方法,但爆炸试验成本高,受制约条件多,不易在防护设备日常质量检查中大规模应用。即使应用,也只能解决送检样品的质量问题,与工程安装的设备实体质量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没有打仗,防护设备缺少功能实战机会,成品质量的真实水平得不到检验。伴随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人防工程建设市场也曾经历一度走强,但市场规模始终赶不上产能的增速,尤其近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降温,多个省份出现防护设备市场恶性竞争局面,许多从业企业为抢业务、保利润、控成本,产品质量出现不升反降苗头,再加上监管淘汰机制不健全,质量差的企业更加胆大妄为,质量好的企业也放下身段,降低标准。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行实效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应从国家层面研究出台关于加强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具体任务和要求落实到人防体制内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从业企业,推动建设配套实施体系;不断完善规范标准,加强实体工程质量监管;梳理人防权属关系,落实工程实体质量责任;规范从业企业行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强化客观科学管理,设计探索“系统、科学、完善、可操作、可持续”的行业质量管理模式。
二是深挖潜力资源,实施科学监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人民防空是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和专业,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要挖掘可用社会资源,要鼓励更多的具有综合技术能力的企业或单位参与到人防工程建设中。各级主管部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编研行业针对性管理文件,畅通质量规范和标准渠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引导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施工、检测、使用等各个环节质量意识形成和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鼓励检测监测技术手段创新发展,解决成品质量“测不了、测不准、测不全”问题和长期使用过程中实体质量不掌握问题,降低主观风险,促进科学监管。
三是探索实战化检验,强化防空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探索采用爆炸方式检验产品的路径,通过实战化功能检验,掌握人防工程实体质量真实水平;鼓励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从业企业、质量检验等单位尝试对实体工程进行抽样,组织人防专项功能演习、设备设施防护性能实爆试验等活动,通过实训实练,检验工程实际防护水平,摸清防护设备的材料、工艺、功能实际水平及其与未来战时要求的差距,掌握相关的设计、监理、检测、维护等服务活动的质量底数,其聚焦矛盾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等相关单位人民防空意识,为巩固人防专业环境筑牢思想基础。
四是深研供需关系,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研究人防工程建设领域平时的市场需求和战时的防护需求,推动建设良性供需关系,促进产品质量认同,注重发挥从业企业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应用、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利益激励的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企业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质量意识,让从业者愿意为好质量投资买单;进一步激发科研和技术人员加强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设施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规范技术创新,健全监管机制,促进产品和技术成果不断丰富,提升行业迭代健康发展。
口部是防护工程的薄弱环节,而且特征容易暴露,战时也是敌打击的重点。因此,口部防护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战时功能的发挥,甚至可能影响局部战局的走势。所以,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管控问题不容小觑。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人民防空战略思想为指导,以人防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为重点,贯彻实战标准,强化以战领建、问题导向、质量意识、法治思维,深入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切实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短板,切实解决矛盾问题,为推进人防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建成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